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专业介绍
Qinghai university
主要院系:
主要奖项:
- 学校介绍
- 专业介绍
- 生源地及学生数量
青海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对口支援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百所创新示范校,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西部14所高校之一。
学校占地3000余亩,建筑面积65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近5亿元、医疗设备近7亿元;图书馆藏书160余万册。设有医学院、附属医院、农牧学院、化工学院、财经学院、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科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5个院、26个系(部)和14个专业研究所;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重点学科16个;设有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47个,本科专业71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卓越计划项目9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部实验室(中心)4个。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近27000余人。其中,全日制硕博研究生1400余人,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有教职工4615人,其中医护和专职科研人员2565名、专任教师1355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300余人,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82%。有两院院士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国家“外专千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1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9人,获国家创新争先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近10余人,全国及省级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教学名师30余人,省级优秀专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近60余人,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60余人。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6个研究团队入选青海省“人才小高地”。
近年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62项,获得资助经费5.7亿元。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343项。完成各类科研项目855项,获得成果626项,其中国际领先11项、国际先进47项、培育新品种35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 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2人次、青海省科技进步奖45项、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奖13项。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650余篇,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
近年来,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签署了交流合作协议,加入了青海—犹他科技创新联盟,启动了新一轮清华大学—奥克兰大学—青海大学三兄弟模式合作项目,构建国际合作大平台,推进了与国外著名高校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
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与青海省着力发展的以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盐湖化工、装备制造、金属冶金等传统产业等联系紧密,并且在三江源生态环境与草地畜牧业、青藏高原冷凉作物遗传育种、盐湖化工、高原医学、青藏高原可再生能源与特色材料、藏医药学继承与创新研究、青藏高原资源型产业与企业管理学等方面形成了独有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人才,为青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风采